《逃離德黑蘭》海報據英國《衛報》等媒體21日報道,聖誕節前夕,全球都在關註一部講述刺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電影《採訪》。黑客攻擊、恐怖威脅、白宮表態、電影下架、黑客完勝,這部電影引發的黑客迷案其實更像是一部好萊塢電影劇情。
   其實在好萊塢影片中,除了這部引發美國和朝鮮外交風波的電影外,還有不少電影也面對著政治爭議。
  《採訪》 成為史上首部因黑客攻擊而無法上映電影
   原定於聖誕節當天在美國和加拿大影院上映的好萊塢喜劇片《採訪》,由於受到黑客攻擊和恐怖威脅,索尼影業12月17日決定取消放映。這部耗資4400萬美元製作的影片也成為史上第一部因為黑客攻擊而無法上映的電影。
   黑客到底是誰?至今沒有答案。12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將黑客攻擊事件歸咎於朝鮮,斥責好萊塢製片廠向“獨裁者”屈服。
   20日,朝鮮外交部否認與黑客攻擊事件有關,提出與美國聯合調查黑客事件,但警告稱美國如果拒絕並繼續指責朝鮮,將會有嚴重後果。21日,奧巴馬再次回應稱,正考慮將涉及黑客襲擊事件的朝鮮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
  《逃離德黑蘭》曾引發美國和伊朗的外交風波
   據悉,這一次的電影風波並不是好萊塢電影第一次面對政治的爭議。
   曾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逃離德黑蘭》就曾引發美國和伊朗的外交風波。該電影取材於1980年德黑蘭人質危機,講述了一名美國特工通過編造故事營救美國外交人員的故事。影片中,該名美國特工偽裝成一名電影導演,謊稱他們正在拍攝一部電影,而被扣於加拿大駐德黑蘭使館的6名美國外交官則是他的劇組人員。憑藉該特工編造的故事,6名被困的美國外交人員成功被帶離德黑蘭。
   這部影片上映以來就遭到伊朗政府的抗議。伊朗政府認為,“這部電影將伊朗人塑造得極度脆弱、不理性、瘋狂而殘忍,而美國人的形象卻善良而無辜,中情局特工更是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這是在給中情局做廣告,在世界範圍內散佈伊朗恐懼症,嚴重詆毀了伊朗的國家形象,扭曲了真實情況。”
   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通過視頻連線親自為《逃離德黑蘭》頒獎,更是讓伊朗人憤怒,稱這是將電影政治化的有力證據。伊朗政府邀請法國籍律師伊莎貝爾去幫打一場有關“國家形象”的官司,起訴包括導演和製片人在內的人歪曲歷史,甚至在德黑蘭召開“好萊塢的騙局”大會。伊朗政府認為好萊塢電影中的伊朗人形象大部分都不太正面,這是好萊塢甚至是美國向伊朗發起的“文化大戰”。比如好萊塢影片《斯巴達300勇士》就將伊朗人的祖先波斯人描述成了充滿淫欲、愛慕虛榮、邪惡而野蠻的原始人。
  《波拉特》惹怒哈薩克斯坦總統飛赴美國會小布什
   2006年,美國搞笑電影《波拉特》被指取笑哈薩克斯坦,而遭到起訴。該電影講述了一名哈薩克斯坦記者波拉特在美國的搞笑經歷,波拉特為了考察西方國家的媒體發展水平,從哈薩克斯坦來到了美國。在美國,波拉特成了鄉巴佬。電影一播出就激起哈薩克斯坦政府的強烈反應。電影更是惹怒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幾乎引發外交爭端。納扎爾巴耶夫曾就此電影飛赴美國同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會談。即使到了2009年,當哈薩克斯坦觀眾收看《波拉特》時,他們卻發現自己什麼也看不到,因為信號被切斷了。有分析稱,切斷電視信號背後可能是哈政府的授意。
   華商報綜合報道 袁金會  (原標題:電影政治風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berduaqdidb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